长春工业大学建校于1952年,是一所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文、法、管、经、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、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。学校坐落在长春市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,校园绿树成荫,环境幽雅。学校经过多年建设,培育了艰苦奋斗、严谨求实的办学精神,形成了敬业奉献、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勤奋求实、笃学创新的学风。学校在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,并两次在全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会议上介绍评估经验。多年来,学校坚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、实践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、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目前,学校设有19个学院,3个教研部,并拥有以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1个省重点实验室、1个省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一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;长春工业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,是教育部批准的举办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35所院校之一。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,35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,10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,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9个吉林省重点学科,2个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。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,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,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,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规格的办学格局。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、素质与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。现有教师905名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489名,博士生指导教师15名,硕士生指导教师320名;教师中有吉林省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、主讲教授1名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;有吉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、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名、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名;先后有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6名、全国百名优秀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名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、全国优秀教师3名、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名、吉林省教学名师3名、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。中青年教师队伍以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的教师为骨干,他们已成为教学、科研的中坚力量。学校多年来着力于教学改革、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,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,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,在就业市场中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。学校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创新教育和学习的革命,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普遍增强,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。多年来,我校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、实践能力强、适应性好、安心基层、踏实肯干、留得住、用得上、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,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。学校建有28个研究所、7个省、部级科研基地。各类专业实验室设备仪器精良,实验条件先进。校图书馆藏书110万余册。学校还有一批设备先进、功能齐全、可供4500人同时上课的多媒体教室以及省内田径运动场等。学校的计算机校园网通过光纤与国际互联网相连,学生在校园内随处可以享受宽带网络服务,阅读数字期刊和电子图书等。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,依托一汽、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,开展人才培养、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。以服务求支持,以贡献求发展,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。近年来,学校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,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目前共承担科研课题339项,在研经费6400万元。2004年8月以来,我校承担了一批国家863项目、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发改委“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”项目、国家科技部“十五”攻关项目、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等国家课题。五年来,我校共获国家和省、部级科研奖励56项,发表学术论文5600余篇,其中被SCI、EI和ISTP等检索收录近700篇。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,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、英国佩斯利大学、日本新潟经营大学、韩国浦项1大学、韩国灵山大学、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等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,并先后与英、美、日、韩、俄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,互派专家、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协作。学校在注重抓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,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校园科技、文化氛围的营造,各种学生社团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、文艺、体育活动。学校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,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连续2次被中组部、中宣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”。连续多年被省委、省政府命名为“基层党组织标兵”、“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”和“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”。目前,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和质量工程,为把长春工业大学建成国内的地方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!